(一)建设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名称: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地址:王庄油田郑36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王庄乡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7°38′58.50″,东经118°26′13.38″;
联系人:高玉岭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项目名称:王庄油田郑364块沙一段蒸汽吞吐转热化学驱开发调整工程。
简介:郑364块方案区沙一段自2003年开始投入开发,至目前共经历三个开发阶段,产能建设阶段(2003年1月-2004年8月)、稳产阶段(2004年9月-2008年8月)、加密阶段(2008年8月-至今)。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井距偏大,井间动用程度差,二是蒸汽吞吐开发采收率低,三是纵向非均质性强,层间动用差异大,四是加密井组汽窜现象频繁。
本次调整在充分利用原开发井的基础上,加密井网,基本形成200m×283m生产井网。第一年吞吐开发,第二年整体转化学蒸汽驱,部署7个化学蒸汽驱井组,驱油剂浓度为0.5%,起泡剂浓度0.4%,气液比约为70,注入方式推荐注30天停90天的段塞式注入。
方案部署总井数66口,新钻油井24口,老井利用42口(老井生产井35口,转注汽井7口),形成7个蒸汽驱井组,汽驱生产井34口,注汽井7口。新井第一年单井日产油能力7t,新增产能4.4×104t/a。蒸汽驱生产12年,蒸汽驱阶段累注汽量360.3×104t,累产油量170.99×104t,采出程度36.8%,比吞吐开发提高9.2%,新增可采储量43×104t。
(三)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原油、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一氧化碳、甲醇、氢氧化钠、亚硫酸钠、硫酸、噪声、高温、低温、工频电磁场等。
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
(四)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现场调查人员:苏宽、刘敏、李志刚
采样人员:刘敏、谷国政、李志刚、肖潇
检测人员:崔琳琳、王文彩、秦新宇
建设单位陪同人:岳明明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规定,该项目类别属于石油开采,应列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但是由于该区块为低含硫区块,且无伴生气;该项目生产工艺成熟,生产过程实现管道化、密闭化和自动化作业,工人巡检作业,减少了接触以上危害因素的机率;类比检测结果表明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根据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和对该项目工程分析,综合分析判定,本报告认为该项目应列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拟建项目投产试运行期间,应按规定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拟建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和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要求。但应按照报告中的补充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个体防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工人健康监护等内容,确保职业卫生专项资金的投入,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以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
如果达到上述要求,在不改变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可研中的防护设施设计和本评价报告的各项建议,可控制职业病危害,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修改后通过。